资产收益率怎么计算?
通常在分析企业获利能力的时候,经常用到的指标是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除了这两个指标,还有一个指标也很重要,那就是总资产收益率。
总资产收益率,是用净利润除以平均总资产,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的有效程度。其计算公式: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或息税前利润/平均总资产×100%
总资产收益率是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的重要指标,可衡量投入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包括负债在内的全部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也意味着企业的全部资产盈利能力越强。总资产报酬率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效益评价指标,弥补了利润率指标的不足,揭示了企业总资产运用的综合效果,通常用息税前利润除以平均总资产计算的总资产报酬率,由于未受到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分析总资产收益率时,息税前利润可以从利润表中取得,平均资产总额指期初资产总额与期末资产总额的平均数,如果资产负债表、损益表都是当期数,那么这两个指标就是同期数。如果利润表是本期数,而资产负债表是期末数(即与本期损益表不是同期数)这时,可运用本期利润表的累计数与资产负债表的前两期期末数的平均数进行计算分析。资产的利用效率与企业的资本结构(即所有者权益和负债的构成情况)密切相关,因此在分析资产的利用效率时,不能就该指标孤立地进行分析,还应注意分析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性、优化度。
在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稳定的情况下,合理的资本结构会使企业负债成本低于资产报酬率,较高的资产报酬率可以使企业保持良好的还本付息能力。而过高的负债率,将带来较高的财务风险,一旦市场经营形势发生变化,企业将会陷入被动局面。所以对资产利用效率应与资本结构指标结合进行分析。如果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没有达到优化程度,势必对资产利用效率及其盈利能力产生不良影响。分析总资产报酬率还应与同期同行业、同地区平均水平或先进水平相比,才能真正评价出企业总资产利用效率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