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有老鼠仓么?
1、首先,公募基金没有单独的仓位。也就是说基金经理对单只股票不能有超出公开信息之外的决策,否则就是违法。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公募基金不会像私募基金一样在暗中有自己的仓位呢?其实公募和私募区别主要就在这里了,为了公平性考虑,公募是没有自己私下的仓位的。(当然这是理论上的理想情况)
2、目前A股市场还是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机构投资者的力量还比较有限,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老鼠仓”现象。所谓的老鼠仓就是指某些证券公司或者投资机构利用客户的信任与授权进行非法操作,为自己或他人牟取私利的行为。这种情况实际上很普遍,只不过大多数投资者并不知情而已。
3、其实投资也是一场博弈,这种博弈体现在方方面面。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应该多学一些金融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同时,也要改变“别人赚钱我跟着赚”的思路,形成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
老鼠仓是利用内幕信息从事有价证券或期货交易的活动。在证券市场中,庄家在拉抬某种股票之前,自己先建仓(或与朋友共同建仓,即先期购入该股票),待拉抬该股股价出货时获利。这种行为俗称“老鼠仓”。
所谓“老鼠仓”,是指一些证券投资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利用其掌管的资金优势,以单位的资金为亲属买卖股票,牟取暴利的行为。根据证券法,操纵股市牟取暴利的行为是被明确禁止的。在去年下半年开始的治乱“铁腕”行动中,“老鼠仓”成为证监会严打的一个重点。
基金老鼠仓的危害
老鼠仓的危害
由于基金操作规模巨大,作为机构投资者,基金的一举一动都会对个股的价格运行产生重大影响。基金“老鼠仓”通过窃取基金买卖信息为个人牟利,损害了基金持有人的利益,也扰乱了资本市场的秩序,造成基金持有人利益的损失。
一般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基金管理公司的从业人员,他们拥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和渠道,其操作行情,对股票有极强的导向性,甚至会对某股的短时行情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当大户或者庄家准备建仓或者出货的时候,一般会寻找小户“打前锋”,以减轻自己的投入和风险。而作为“前锋”的小户,也往往可以从大庄家身上获取消息和行情,其获利速度和概率自然大大增加。这种“老鼠仓”的方式由于是利用大机构的信息和资源,加上小额的“打前锋”,基本风险不大,故其发展速度非常迅猛。“打前锋”这种“老鼠仓”模式一旦恶性发展,会造成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内部人员的道德风险隐患,使证券市场的信息秩序受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