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亏损为什么还在?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亏损了就会倒闭的! 为什么一定是要盈利的企业呢?
1、企业的目的不是盈利,是创造社会价值;
2、市场行为下,存在亏损的可能性; 但是这种亏损不会长久,通过市场力量调节,亏损最终会转为赢利。 如果短期市场无法实现平衡,政府可以介入进行干预(调控)——比如政策引导、扶植、税收等。 但政府不会也不应该介入企业的具体经营(生产)环节,那只会更加扭曲市场竞争。
所以,最后归结一下: 企业亏损——可能倒闭,但未必一定会倒闭! 企业经营——需要盈利,但是不一定非要盈利!
其实这个现象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像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大型企业都曾出现过。从这些上市企业的情况分析,有以下两种原因。
第一,企业会计准则不一致。企业在上市的时候,如果是在境内上市,就是执行咱们中国的会计准则。如果企业在境外上市,它可能执行的是国际会计准则。两者在会计处理上存在一定的区别,就会影响到企业的报表数据,比如收入和费用的确认。
第二,一次性费用的支出。如果企业上市,或者总部进行改制,会涉及到一些法律、咨询方面的收费,包括IT系统升级、人员安置费用等等,这些都是一次性的费用,在当年的报表当中,就有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损溢。
当然,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也存在一些企业在上市前突击进行造假,人为地调低前期的利润,将其递延到下一年度,以达到包装上市、获取资本利益的目的。
所以,上市之后企业亏损,并不一定是企业真实经营情况发生了质的变化,而是存在很多的会计处理等方面的因素影响着企业报表上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