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目标价怎么测算?
目标价的估算方法很多,但最靠谱也是最常用的还是现金流折现法(DCF)。 DCF的基本思想就是认为公司价值是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由于公司的未来增长难以预测,因此估值中最难的就是预测未来的现金流,而预测的未来现金流越准确,得到的估值也就越接近实际的价值。 那么如何得到一个合理且可接受的估值区间呢?这就需要对预测的现金流和对应的贴现率进行适当的调整。
以市盈率的估值方法为例,假设当前市场利率水平为5%,则10倍的市盈率意味着市场预期企业未来一年的盈利能够翻倍;如果市场利率上升到8%,同样10倍市盈率就意味着市场预期未来一年企业的盈利只能增长32.6%了~ 所以我们可以将DCF中贴现率的取法大致分为三种情况:1、采用股息率,这种一般用于保守型估值,适用于周期性较强的行业以及风险较高的成长型企业;2、采用市场平均回报或无风险利率,这是最为常见的做法,基本可以认为是市场认可的投资回报率;3、使用特定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成熟期稳定的企业。
至于目标价,我觉得可以参考两种思路来选取,一是参考市场的情绪水平,二是参照竞争对手的表现。例如,2014年1月份的时候大盘从最高点跌去了近三千多点,这时候多数机构都认为股市已经处于底部区域,随后股市便一路震荡上升至现在的点位。这就是市场情绪在发挥作用,当市场情绪达到某一临界点时,往往代表着市场已经进入底部区间。所以这个时候只要基本面没有太大问题就可以适当买入。 再比如,现在腾讯市值7万亿港币左右,阿里巴巴约4万亿人民币,百度约900亿美元,虽然阿里巴巴在香港也上市了一部分股票,但是由于港股存在一股多持现象,因此阿里港股的流通盘要远小于阿里美股,这样一比较,阿里的股价就明显偏高了,这说明目前市场上对于互联网龙头股的定价偏高,因而可以择机卖出。 这大概就是目标价的一种计算方法吧……当然这只是粗略地考虑了一些因素,实际的情况会复杂很多。其实我觉得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投资经验丰富的老股民,而对于刚刚入门的新手来说,我还是建议先从基本的理论知识学起,等掌握了基础的分析方法之后再逐渐运用到实战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