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怎么打板?
打板的定义 打板就是买入涨停板的股票,在A股市场中,个股的涨跌幅度达到10%时,就会停盘10分钟进行交易整理,如果此时股价上涨到涨停,那么投资者就可以在停盘期间买入该股,等到重新开盘之后,股价会继续上涨,从而获取差价利润。 如果一只个股在盘中快速拉升至涨停后并未打开,那么这类个股就可以叫做“涨停板”,当天收盘前投资者买入涨停板的股票就被称为打板。 另外,如果在尾盘阶段股价突然快速拉升直到涨停,并且在整个交易日中都没有被打开过的情况,也可以称之为“地天板”或者“天地板”。一般来说,涨停板的地天板走势是主力机构通过低位吸筹之后,利用利空消息进行洗盘的操作结果;而涨停板的天地板走势则是市场情绪低迷导致的跟风买盘不足以及主力出货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打板是在高位买入,也就是天地板走势中的高点位置。
为什么需要打板 在A股的T+1交易制度下,当日买入的股票只能第二个交易日卖出,并且不允许做空。而打板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还能规避掉跌停的风险。因为在涨停板上买入的股票,即使遇到连续跌停的风险也不用担心,只要下一个交易日股价能继续上涨,就可以及时止损出局了。而且一般情况下,涨停板打开的概率很小,所以打板的风险也很小。因此很多投资者在进行短线操作的时候都会选择打板的方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涨停板都适合打板交易的。例如一些刚脱离底部的个股可能不会马上出现持续的上涨行情,而是在经历一定的调整之后才会持续上涨。因此当这种类型的个股在涨停板附近徘徊的时候就不建议盲目追高买了,否则很容易被套牢。 所以选择打板也要看基本面和市场行情的变化情况,不能无脑冲进去。
如何判断是否有主力资金介入 其实判断是否有主力资金进入最直观的方法就是通过成交量来判断,一般成交量较大的个股都是受到主力关注的对象,但是单纯依靠成交量的数据来判断还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为有时候主力也会借助大盘的上涨来掩护出货。不过对于有一定炒股经验的投资者来说,观察每日换手率的大小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一般来说换手率达到15%以上的个股都有可能是主力资金操作的标的。 除了可以通过成交量来判断之外,还可以通过K线图来判断是否受到主力的关注。通常而言,处于长期底部横盘整理的个股更容易吸引到主力的注意,因为这类个股在筑底成功后容易开启一波上涨行情,这也是主力吸筹的好时机之一。所以在长期横盘筑底的个股刚刚突破平台的时候,我们最好可以密切关注其下一步的发展方向,然后及时跟进、打板操作。
当然,我们在跟随趋势买入之前还需要对市场的整体环境做一个大致的判断,毕竟不是所有符合形态的个股都会有不错的涨幅。如果当前的市场行情整体较为低迷的话,那么我们就要适当降低打板买入的仓位了。 总之打板是一个高风险高盈利的投资行为,想要做好就一定要多加学习。